锚定教材与高考衔接,助力教师解备考难题 (数学篇)丨绵阳高二高三数学骨干教师新教材培训在我校隆重举行!

2025-09-16

2025年9 月 12 日上午,绵阳市高二高三骨干教师新教材新高考(数学学科)专题培训在绵阳中学实验学校隆重举行。本次培训以 “政策解读 + 策略指导 + 真题分析 + 经验共享” 为核心框架,汇聚全市多所高中 100 余名数学骨干教师,共探新高考背景下数学教学突破路径。资深教育工作者李长江主持培训,中学数学领域权威专家熊丙章担任主讲,绵阳中学实验学校校长廖先虎、绵阳市教科所所长罗小兵受邀出席。

图片

培训伊始,主持人李长江以 “锚定新方向,赋能新备考” 为主题开场,精准剖析培训背景与核心目标。他指出,当前新教材实施已进入深化阶段,2025 年高考作为新高考改革落地关键节点,其命题趋势对高二基础教学、高三冲刺备考具有极强导向意义。“本次培训不仅要帮老师们‘读懂’新教材,更要‘用好’新教材,打通‘教材知识点’与‘高考考点’的转化通道。” 一番话直指教师核心需求,现场座无虚席,教师们手持新教材与笔记本标注重点,迅速进入专注学习状态。

图片

我校校长廖先虎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并分享学校新教材实践成果。他结合学校在新教材实践中的探索成果,分享了“三维联动” 教研模式:“学校已组建 12 个新教材教研专班,开展‘一课一研’‘同课异构’活动 30 余场,形成了‘教材例题变式设计’‘素养导向课堂评价’‘高考真题教材溯源’等 10 余项实践成果。”   廖校长表示,作为承办方,学校愿以此次培训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全市兄弟学校的教研协作,共同推动绵阳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向更高水平迈进。

图片

绵阳市教科所所长罗小兵则从区域教育发展宏观视角发言,梳理绵阳高中数学学科近年成绩与挑战:“近三年我市高考数学平均分稳居全省前列,但‘素养导向试题’‘跨学科融合题型’得分率仍有提升空间。” 针对这一现状,他明确提出新高考背景下教师需具备的 “三大核心能力”—— 课标精准解读能力、教材灵活整合能力、命题趋势研判能力,并透露市教科所已编制《绵阳市新高考数学备考指南(2025-2026)》,计划下半年组织 10 场跨校教研联盟活动,推动优质教学经验全域共享。“希望老师们既能‘抬头看路’把握趋势,又能‘低头拉车’抓好落实,为 2026 年高考备考筑牢根基。” 罗小兵的讲话为培训定下务实基调。

图片

图片

作为培训核心环节,主讲人熊丙章以 “新教材解构与新高考数学备考策略” 为主题,展开 3 小时深度分享,从 “教材变化细解读”“命题趋势深研判”“分阶备考实指导” 三个维度,提供可落地、可复制的教学方案。

1、教材解读:以 “函数”“导数” 为例,指出新教材用 “绵阳出租车计费”“企业成本计算” 等本地、实用情境替代抽象例题,建议按 “激活经验 - 抽象概念 - 回归应用” 设计教学;

2、命题趋势:结合 2023-2025 年真题,总结 “三稳三新” 特征(基础题、核心考点、素养方向稳;情境、设问、融合新),强调真题均能在教材找到原型;

3、分阶备考:高二重教材深挖与思维培养(如立体几何 “折纸实验”),高三建 “真题 - 教材” 对应表,避免 “题海战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将理论策略与最新高考实践结合,培训特别设置 “2025 年高考数学卷导数大题分析与解题方法交流” 环节,我校唐丽萍老师结合高考阅卷经验与高三教学实践,带来针对性分享。

唐老师主要分享2025 年新高考导数大题。她从考点分布、失分原因、解题策略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并强调:教学需紧扣教材例题,通过变式训练强化考点理解,同时加强步骤规范,减少过失性失误。

此外,绵阳实验高级中学冯欧老师围绕 “2025 年高考数学卷基础题型与教材衔接” 分享,通过数据图表展示基础题考点分布,建议高二教学强化教材例题变式训练,确保学生 “基础分不丢、中档分稳拿”。

图片

12日下午,培训进入互动交流环节,现场氛围热烈,参会教师紧扣日常教学痛点踊跃提问。针对高二教学中 “导数几何意义理解难”、高三复习时 “导数大题与其他题型时间分配失衡” 等核心问题,熊丙章、唐丽萍两位老师结合教材实例逐一拆解:如解答 “导数几何意义” 疑问时,建议用教材中 “曲线切线方程” 案例搭配动态演示,强化学生直观认知;针对复习时间分配,提出 “专题轮换 + 考后复盘” 方案,确保备考高效。参会教师纷纷表示,解答既贴合教学实际,又紧扣教材与高考衔接,实用性极强,收获颇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培训历时 4 小时,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性,从 “新教材解读” 到 “备考策略”,再到 “2025 年真题导数大题专项分析”,形成完整教学与备考指导体系。不仅为绵阳市高二高三数学教师提供专业教学与备考指导,更搭建了校际交流协作平台。未来,绵阳市教科所与各高中将继续深化新教材研究与新高考备考实践,推动全市高中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图片


图片


图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