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促成长,教育向未来丨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参加“2025年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2025-04-16

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刻变革教育生态的时代背景下,由教育部主管单位澜之教育基金会主办的"2025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于4月10-11日在北京二十一世纪饭店隆重举行。我校分管教育教学工作的贾刚校长、教导处张兴芪老师作为基础教育领域代表受邀参会,与全国教育系统领导、院士专家及300余位教育工作者共探AI教育发展新图景。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会议汇聚教育界顶尖智力资源,全国人大代表齐虎在开幕致辞中指出:"AI教育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要构建'人工智能+教师发展'的新型教育生态。"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强调,教育大模型的应用正在推动教学范式从"知识灌输"向"能力塑造"转型,这一观点与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黄华院长的主题演讲形成深度呼应。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教学实践层面,中科院王元卓研究员展示的AI教育应用成果引发热议。数据显示,智能备课系统可使教师教学设计效率提升60%,智能批改系统实现作业批阅准确率达92%,并能精准生成班级知识薄弱点热力图。我校代表现场体验的"全都会"AI教学系统,其课程资源智能匹配功能赢得教育同仁广泛关注。

图片


图片

针对AI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专家们提出三大核心命题:黄铁军教授强调"教育大模型需突破'幻觉'瓶颈,建立学科知识校验机制";卢思锋主任警示"数据安全是AI进校园的生命线";王元卓研究员则创新提出"双师共育"模式,主张构建"AI处理标准化工作+教师专注创造性教学"的新型分工体系。

图片


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特别设置"教育者不可替代性"专题研讨。多位专家一致认为,AI虽能优化教学流程,但教师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核心价值无可取代。"当AI承担知识传递的基础工作,教师更应转型为学习引导者和人格塑造者。"贾刚校长在分组讨论中分享我校"AI辅助+教师主导"的实践经验时强调,"教育本质上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

图片

作为会议重要成果,我校获颁"全国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授牌,标志着我校在智慧教育领域的探索获得国家级认可。张兴芪老师表示,将把会议中汲取的"AI精准教学""数智素养培养"等前沿理念融入校本教研,助力构建新时代智慧校园生态体系。

此次高规格研讨会不仅为教育智能化发展指明方向,更彰显我校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先锋姿态。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致力于培养具有数字胜任力的新时代人才,为推进教育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